抗菌涂料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抗菌性能檢測(核心項目)
-
抗菌率測試
- 測試菌種:
- 細菌:金黃色葡萄球菌(ATCC 6538)、大腸桿菌(ATCC 25922)
- 真菌:白色念珠菌(ATCC 10231)、黑曲霉(防霉涂料)
- 病毒:如甲型流感病毒H1N1(需明確標注抗病毒功能時)
- 標準方法:
- 國內(nèi):GB/T 21866-2008(液態(tài)涂料)、GB/T 23763-2009(光催化材料)
- 國際:ISO 22196(塑料表面)、JIS Z 2801(日本工業(yè)標準)
- 結果判定:抗菌率≥90%為合格,部分高端產(chǎn)品要求≥99%。
-
長效抗菌測試
- 模擬實際環(huán)境,測試涂料在老化(如紫外線照射、濕熱循環(huán))后的抗菌性能保持率。
二、物理化學性能檢測
確保涂料基礎性能達標,不影響抗菌功能發(fā)揮:
- 附著力(劃格法,GB/T 9286)
- 耐洗刷性(GB/T 9266,≥5000次為優(yōu)等品)
- 硬度(鉛筆硬度法,GB/T 6739)
- 耐候性(QUV加速老化測試,ASTM G154)
- 干燥時間(表干、實干,GB/T 1728)
三、有害物質(zhì)限量檢測
抗菌劑可能引入有害成分,需符合環(huán)保要求:
- VOC含量(GB 18582-2020,內(nèi)墻涂料≤80 g/L)
- 甲醛釋放量(氣候箱法,GB 18582-2020,≤0.08 mg/m³)
- 重金屬(鉛、汞、鎘,GB 30981-2020)
- 殺菌劑殘留(如異噻唑啉酮類,歐盟Biocidal Products Regulation)
四、耐久性測試
驗證抗菌性能的持久性:
- 耐紫外線老化(GB/T 23987-2009,500小時照射后抗菌率≥80%)
- 耐濕熱循環(huán)(40℃、RH≥95%,7天周期)
- 耐磨損性(Taber耐磨儀,ASTM D4060)
五、特殊功能擴展檢測
根據(jù)產(chǎn)品宣稱功能增加對應項目:
- 防霉等級(0級無霉斑,GB/T 1741-2020)
- 抗病毒率(ISO 21702,針對包膜病毒如冠狀病毒)
- 光催化性能(降解甲醛效率,ISO 10676-2010)
六、檢測流程與注意事項
- 樣品制備:按標準制板(如馬口鐵板、水泥板),確保涂層厚度均勻。
- 第三方認證:選擇CMA/CNAS資質(zhì)實驗室。
- 周期與成本:常規(guī)抗菌測試約5-7天,抗病毒/防霉測試需10-15天。
結語
抗菌涂料的檢測需兼顧功能性與安全性,企業(yè)應結合目標市場(如醫(yī)療、兒童房)選擇對應標準。隨著ISO 21702抗病毒檢測需求的增長,建議前瞻性布局抗病毒涂料研發(fā),以搶占新興市場。
分享
CMA認證
檢驗檢測機構資質(zhì)認定證書
證書編號:241520345370
有效期至:2030年4月15日
CNAS認可
實驗室認可證書
證書編號:CNAS L22006
有效期至:2030年12月1日
ISO認證
質(zhì)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
證書編號:ISO9001-2024001
有效期至:2027年12月3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