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梢血樣采集容器的識別檢測
1對1客服專屬服務,免費制定檢測方案,15分鐘極速響應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03 21:50:31 更新時間:2025-08-02 21:50:33
點擊:0
作者: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
末梢血樣采集容器識別檢測的重要性
末梢血(通常取自手指或耳垂)因其采集便捷、創(chuàng)傷小,在臨床檢驗(如血糖、血常規(guī)、血氣分析、部分生化項目和新生兒篩查等)以及流行病學調(diào)查、家庭自我監(jiān)測等領域應用廣泛。保障末" />
1對1客服專屬服務,免費制定檢測方案,15分鐘極速響應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03 21:50:31 更新時間:2025-08-02 21:50:33
點擊:0
作者: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
末梢血(通常取自手指或耳垂)因其采集便捷、創(chuàng)傷小,在臨床檢驗(如血糖、血常規(guī)、血氣分析、部分生化項目和新生兒篩查等)以及流行病學調(diào)查、家庭自我監(jiān)測等領域應用廣泛。保障末梢血樣檢測結(jié)果準確可靠的關鍵前提之一,便是使用合格的專用采集容器。末梢血樣采集容器通常為內(nèi)含特定抗凝劑(如EDTA鹽、肝素鋰等)或促凝劑、分離膠的微量采血管(毛細管或小試管),有時也包含特殊的濾紙片(如新生兒篩查干血斑卡)。對這類容器進行系統(tǒng)的識別檢測至關重要,其目的在于:確認容器材質(zhì)的安全性(無析出物、無溶血或細胞毒性)、容量的準確性、標識的清晰與準確性(特別是抗凝/促凝劑類型和劑量)、密封完整性(防止污染、蒸發(fā)或泄露)、抗凝/促凝劑的有效性與均勻性,以及(針對濾紙片)其吸附血樣和洗脫效率是否符合要求。忽視容器質(zhì)量,可能導致血樣被污染、抗凝/促凝失效、容量不足、溶血、凝血、微生物滋生、標志物降解或檢測結(jié)果出現(xiàn)顯著偏差,最終影響臨床診斷、治療決策或科研數(shù)據(jù)的可靠性。因此,建立并執(zhí)行嚴格的末梢血樣采集容器識別檢測程序是檢驗前質(zhì)量管理不可或缺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針對末梢血樣采集容器的識別檢測,核心項目應涵蓋以下幾個方面:
1. 包裝與標簽識別:檢查外包裝是否完好無損、無污染;核對產(chǎn)品名稱、規(guī)格(容量)、批號、有效期、生產(chǎn)商/供應商信息、注冊證號/備案號(如適用)是否清晰、準確、完整;確認標簽上注明的抗凝/促凝劑種類(如EDTA-K2, 肝素鋰, 無添加劑等)和劑量是否與預期用途一致;檢查是否有明確的儲存條件說明。
2. 物理性能檢測: * 外觀檢查:目視檢查容器(管/毛細管/濾紙片)是否清潔、無裂紋、無變形、無可見異物或污染物;管壁厚度是否均勻;管帽或封口是否嚴密、無松動;對于帶分離膠的管子,檢查分離膠是否完整、無斷裂或移位。 * 尺寸與容量檢測:使用精密量具(如游標卡尺)測量容器內(nèi)徑、長度等關鍵尺寸;使用高精度微量天平(如十萬分之一天平)通過水重法或稱量空管和注水(使用高純度水,如一級水)后重量差的方法,精確測定容器標示容量的準確性(允許偏差通常有嚴格標準,如±5%或更小)。 * 密封性檢測:采用負壓法(如抽真空后觀察是否漏氣)或正壓法(注入氣體/液體后加壓觀察泄露)檢查容器及管帽的密封性能,確保在儲存、運輸和離心過程中不會發(fā)生泄漏。 * 真空度檢測(如適用):對于預置真空的采血管,使用專用真空度測試儀檢測其真空度是否在標稱范圍內(nèi)且穩(wěn)定。
3. 化學與生物性能檢測: * 添加劑(抗凝/促凝劑)檢測: * 標識符合性:確認實際添加劑的種類(如通過化學方法或光譜法鑒別EDTA或肝素)。 * 濃度/劑量均勻性:通過溶解/提取容器內(nèi)壁可能附著的添加劑,使用高靈敏度分析方法(如離子色譜法測EDTA離子、亞甲藍染色法測肝素、分光光度法測促凝劑成分等)定量檢測添加劑含量是否達標且在不同容器間分布均勻。 * 有效性驗證(模擬測試):在容器中加入新鮮抗凝全血/促凝靜脈血(或標準質(zhì)控物)模擬采血過程,按規(guī)定時間溫和混勻后,檢測凝血功能指標(如PT, APTT, TT, Fib)或觀察凝固情況,驗證抗凝/促凝效果是否達到預期。 * 材質(zhì)相容性與安全性: * 溶出物/可萃取物:用適宜的溶劑(如水、乙醇/水混合液、模擬血清等)在規(guī)定條件下(如溫度、時間)浸泡容器或材料,使用高靈敏度儀器(如HPLC, GC-MS, ICP-MS)分析浸提液中的有機化合物(增塑劑、抗氧化劑等)和無機離子(如重金屬:Pb, Cd, As, Hg等)含量,確保其低于相關標準限值,避免對血樣成分產(chǎn)生干擾或引入毒性物質(zhì)。 * 溶血性:將容器材料或浸提液與新鮮紅細胞懸液共孵育,通過分光光度法測定上清液中游離血紅蛋白含量,評估材料是否引起溶血。 * 細胞毒性(必要時):采用體外細胞培養(yǎng)(如L929小鼠成纖維細胞)接觸材料浸提液,通過細胞形態(tài)觀察、增殖抑制率或MTT/CCK-8等活力檢測法評估材料的潛在細胞毒性。 * 干血斑濾紙片特定檢測:評估血斑大小、均勻度、穿透性(是否完全浸透)、洗脫效率(目標分析物從濾紙片上定量洗脫下來的能力)以及濾紙背景值(固有雜質(zhì)對目標分析物檢測的干擾)。
4. 微生物檢測:依據(jù)相關藥典或標準(如無菌檢查法、微生物限度檢查法),檢測容器(特別是內(nèi)表面)的初始污染菌負荷或無菌狀態(tài),確保產(chǎn)品符合微生物安全要求(尤其是用于無菌操作或需長期儲存樣本的容器)。
開展末梢血樣采集容器識別檢測需要依賴多種精密儀器:
1. 尺寸與容量檢測:游標卡尺、千分尺、高精度微量分析天平(精度至少達0.0001g)。
2. 密封性與真空度檢測:密封性測試儀、真空度測試儀。
3. 化學分析: * 添加劑濃度/溶出物定量:高效液相色譜儀(HPLC)、離子色譜儀(IC)、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(zhì)譜儀(ICP-MS)、氣相色譜-質(zhì)譜聯(lián)用儀(GC-MS)、紫外-可見分光光度計(UV-Vis)。 * 重金屬檢測:原子吸收光譜儀(AAS)、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(fā)射光譜儀(ICP-OES)或ICP-MS。
4. 生物性能檢測: * 溶血性:分光光度計。 * 細胞毒性:倒置顯微鏡、酶標儀(用于MTT/CCK-8檢測)。 * 抗凝/促凝有效性:凝血分析儀(用于凝血功能測試)。
5. 微生物檢測:生物安全柜、恒溫培養(yǎng)箱、菌落計數(shù)器、顯微鏡(用于無菌檢查及微生物限度檢查)。
6. 干血斑洗脫效率與背景檢測:結(jié)合具體待測物使用相應的定量分析儀器(如HPLC, LC-MS/MS, 熒光光度計等)。
檢測方法通常遵循標準化的操作規(guī)程:
1. 目視檢查:在適宜的光照條件下,依據(jù)標準圖譜或清晰度要求對包裝、標簽、容器外觀進行直觀評價。
2. 尺寸與容量測定:按照幾何測量或重量法(水重法)的標準程序進行,多次測量取平均值,并與標示值比較計算偏差。
3. 密封性/真空度測試:嚴格依據(jù)儀器操作手冊和標準方法(如負壓/正壓測試程序)進行。
4. 化學分析: * 樣品前處理: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容器的清洗(如需)、浸提(選擇合適的溶劑、溫度、時間)。 * 儀器分析:使用經(jīng)認證/驗證的HPLC、IC、ICP-MS、GC-MS等儀器的標準操作規(guī)程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。需建立或使用已驗證的標準曲線,并嚴格執(zhí)行質(zhì)量控制(QC)措施(如空白、平行樣、質(zhì)控樣、加標回收)。 * 添加劑有效性模擬測試:采用標準化的采血、混勻、孵育流程后,用凝血分析儀或其他相關儀器檢測關鍵指標。
5. 生物性能檢測:
* 溶血
證書編號:241520345370
證書編號:CNAS L22006
證書編號:ISO9001-2024001
檢測機構(gòu)資質(zhì)證書
檢驗檢測機構(gòu)資質(zhì)認定證書
實驗室認可證書
質(zhì)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
關于我們
部分儀器
合作客戶
版權(quán)所有: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-33免責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