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
1對1客服專屬服務,免費制定檢測方案,15分鐘極速響應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5-21 08:15:32 更新時間:2025-02-18 14:34:33
點擊:86
1對1客服專屬服務,免費制定檢測方案,15分鐘極速響應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5-21 08:15:32 更新時間:2025-02-18 14:34:33
點擊:86
資源中文名稱 | 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|
---|---|
資源英文名稱 | |
疾病概述 | 近年來隨著動脈搭橋術、溶栓療法、經皮腔內冠脈血管形成術、心臟外科體外循環(huán)等方法的推廣應用,使心肌梗死后重新得到血液再灌注。多數(shù)情況下,缺血后再灌注可以使心肌功能恢復,但有時不僅不能改善心肌功能,反而加重心肌細胞的損傷,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(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,MIRI)。然而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法仍是血管再通、恢復心肌細胞的血流供應,如何預防缺血再灌注的損傷仍是目前待解決的問題。 |
實驗動物背景信息 |
1.SD大鼠 ,專業(yè)名稱:SS/JrHsdMcwiCrlVr,近交系(Inbred Rat) 品系來源 :動物來源:由美國的Sprague & Dawley農場的R.W.Dawley用雜合的雄性大鼠和Wistar雌性大鼠雜交后育成的一個白化封閉群大鼠,1950年傳入美國的癌癥研究所(CRL),1955年進行生物凈化,1964年傳入美國各地,同時傳入法國。1992年自美國NIH引入到中科院上海實驗動物中心。 2.心肌缺血/再灌注損傷大對照鼠SS-13BN Rat,專業(yè)名稱:SS-Chr13BN/McwiCrlVr,同類系(Consomic Rat) |
模型制作方法 |
誘導方法 1)大鼠稱重后,使用2%戊巴比妥(用生理鹽水配置),按0.3ml/100g體重經腹腔麻醉。根據(jù)大鼠四肢肌張力確定麻醉良好后,仰位固定大鼠于手術臺上,頸前區(qū)及心前區(qū)剃毛。 2)頸前區(qū)消毒,剪開頸部正中皮膚,分離組織,沿氣管方向進行氣管插管,氣管導管接呼吸機,參數(shù)設置:潮氣量 2ml/100g體重,頻率55-60次/min,吸呼比 1:1。 3)心前區(qū)消毒,于胸骨左緣第四肋水平剪開長約2cm的水平切口,鈍性分離皮膚與肌肉,于胸骨左緣第 4 肋間隙開胸,剝開心包,暴露心臟,在肺動脈圓錐與左心耳之間,隱約可見心肌層下面細小、透亮、粉紅左主冠狀動脈前降支。 4)無創(chuàng)小圓針5-0絲線在左心耳下緣前降支左側進針,進針深度控制在 1mm,寬度為3mm 左右,器械打一活結,造成暫時心肌缺血,45min 后松開絲線恢復冠脈血流。假手術組左主冠狀動脈僅穿線不結扎。 5)通過肉眼觀察結扎前后左室前壁的局部顏色變化,判斷模型是否成功。結扎成功時,可見受累左室局部瞬間蒼白,隨即發(fā)紺、腫脹以及收縮力下降,成功再灌注時數(shù)秒內左室局部迅速充血,缺血心肌顏色由暗紅變?yōu)轷r紅。 6)依次縫合關閉肋間隙,肌肉,以及皮膚,酒精消毒皮膚。觀察大鼠直至蘇醒。
|
動物模型的評價與驗證 | |
保存方式 | |
更多相關 | 動物模型制備 |
證書編號:241520345370
證書編號:CNAS L22006
證書編號:ISO9001-2024001
版權所有: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-33免責聲明